分數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小學生們應該怎麼樣去認識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傢整理的《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說課稿,歡迎大傢閱讀!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塗一塗等體驗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滲透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的思想。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瞭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併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瞭學生的多種能力。
三、說學法指導
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都離不開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學法的指導寓於教學過程的始終。
1、教給學生探索知識的方法。教師為學生提供瞭一些動手的材料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讓學生用這些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表示1/2。然後觀察、比較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領悟出單位“1”不僅僅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達到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
2、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對事物本質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在動手操作、比較之後歸納出瞭單位“1”也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讓學生進行2次操作體會由於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產生的分數也不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概括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幹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四、說教學程式
(一)展示資料,瞭解分數的產生
通過談話自然引入,讓學生通過調查、把自己知道的說給大傢聽。使學生有滿足感,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感受到分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喚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過回顧舊知,為學習新知作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第一次動手操作理解單位“1”的含義。
(1)教師提出:1/2除瞭可以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還可以表示什麼呢?為瞭便於同學們研究問題,老師為學生提供瞭一些動手材料(8顆圍棋子、1米長的繩子、一張圓形紙片、一幅熊貓圖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他們分一分、畫一畫、折一折,用這些學具試著表示1/2。
(2)集體交流、共用成果。各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儀前,向大傢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點、難點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予以突破。
如:學生用8顆棋子、6隻熊貓表示1/2這個分數後,教師出示課件,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4)引導歸納,通過比較相同與不同,讓學生親自去發現,去學習,去探究,體會、理解單位“1”並結合實際談單位“1”,體會生活中的單位“1”。
3、再次操作,領悟分數意義
(1)再次操作,讓學生用學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在操作中讓學生體會到同樣是這些學具卻表示出瞭不同的分數,從而得出分的份數不同,取的份數不同,分數也就不同,為概括分數的意義作準備。同時,在操作過程中,培養瞭學生的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試著概括分數的意義。
(3)閱讀課本86頁什麼叫分數,自學分數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4)5/73/8”為例,鞏固分數的意義和分子分母的含義。
(三)反饋練習
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瞭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麵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用下麵的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對嗎?為什麼?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遊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瞭紅旗歸這一隊,錯瞭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瞭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瞭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瞭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瞭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瞭進一步的認識,關於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瞭下節課。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說課稿(二) 一、說教材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幹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本節課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等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為進一步探索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分數四則運算以及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瞭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內容的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過程與方法:通過主動學習、探究,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在動手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結合學生的基礎,我確立瞭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理解及分數的意義。
三、說教法和學法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瞭初步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進一步明確分數意義,必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本節課我採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先來回顧舊知。
在集體交流中,抽象出單位“1”的含義以及概括出分數的意義,進而認識分數的單位,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的學習數學。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過動手畫一畫,寫一寫,選一選,塗一塗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概括、遷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質。
四、教學過程
為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努力構建和諧的課堂,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組織教學的。
第一個環節,情境導入,理解單位“1”,感悟分數意義。
教學中,一開始,由故事引入“平均分”“分數”兩個概念,提出“生活中這樣的分數有許多,書上也有這樣的例子。然後讓學生自學課本說清分數的產生。
接下來,讓學生用學具在折、畫表示一個分數的實際操作中回憶、複習已有的知識,讓每個學生多種方法創造分數。讓學生上臺展示成果,體現瞭“做數學”的過程。同時,學生在相互傾聽、相互補充的過程中,能夠不斷豐富自己對分數的直觀感受。
然後老師反問學生,究竟什麼是分數呢,學生再次自學課本,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然後小組交流,看懂瞭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讓學生在自學、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再次體現“做數學”的活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使每個學生儘可能的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教師隻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先得出一個完整的“分數的意義”的概念,然後針對某些疑點、難點展開研究,逐步建立完整清晰的概念,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有序思維能力。
第二個環節,認識分數單位,加深分數意義。
這個環節是讓學生在感受分數單位的特點後,先總結再自學課本,從而掌握分數單位。
第三個環節:生活應用,鞏固分數意義。
練習設計力求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既鞏固新知,又發展思維,體現瞭層次性、針對性、實效性。如:達標練習中的“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而且也註意到瞭練習的梯度,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這個練習加深瞭對單位:“1”的理解,進而內化分數的意義,也為後面學慣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作瞭準備如:“拓展延伸”這一環節中“選分數塗色”,我的意圖是讓學生選分數,塗色表示分數,使學生的思維從單個物體的平均分跨越到多個物體的平均分。讓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展示。
整個環節,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說理的過程中全面理解瞭單位“1”的含義。本節課設計的這些開放性練習題,可以使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得以擴展,給不同層次的同學展示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個環節的提升,是逆向思維的練習。
同樣的一個同學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數,猜測單位“1”是多少,在比較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從而使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五個環節:課堂小結。
學習數學實質上就是“做數學”。老師給學生提供瞭豐富的學習資料,讓學生採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數”,很自然地使學生體驗、感受分數形成的過程。分數意義的探索完全在學生自己實踐、合作、思考下獲得。學生“學習的主人”色彩體現的淋漓盡致。讓學生充分的交流,適時的抽象、歸納、概括、引導、總結,在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時,教師很恰當地體現瞭自己指導者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瞭抽象的分數的意義。體現瞭“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的現代思想。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說課稿(三)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瞭初步的認識、掌握瞭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關於分數的意義,學生在四年級時,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瞭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要通過教學使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根據出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點,它是解答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瞭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理解單位“1”的含義,認識分數單位,能說明一個分數中有幾個分數單位。
3、在理解分數含義的過程中,滲透比較、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認識分數單位。
三、說學情: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對分數有瞭初步認識,知道瞭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還學習瞭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包括兩塊內容:分數的產生和分數的意義。分數是人類為瞭適應客觀實際需要產生的。分數的意義從原先的把一個物體看作單位“1”拓展到把一些物體看作單位“1”。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出示一個平均分成4份的圓,其中一份塗色。讓用一個數來表示塗色部分引出1/4,回憶1/4表示什麼,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探究分數的意義。
1、動手操作
同桌兩人合作:
(1)從信封中選取一樣材料,通過分一分、畫一畫等方法表示出1/4。
(2)同桌兩人互相說一說是怎麼表示1/4的。
(材料:1張正方形紙片,1條繩子,4個蘋果圖片,8隻熊貓圖片)
2、反饋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1/4的?
(強調:無論是分紙片、繩子(一個物體)還是4個蘋果、8隻熊貓(一些物體),每次都是平均分成4份。)
3、歸納小結,認識單位“1”
師:剛纔在表示1/4的過程中,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像一張紙片、一條繩子我們稱作一個物體,而4個蘋果、8隻熊貓就稱作一些物體,無論是一個物體還是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板書)整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但是和普通的1又有所不同,我們通常叫它單位“1”。(板書)
師:還有什麼物體可以看做一個整體/單位“1”?
預設:一個班級,一群羊,一堆蘋果……
4、再次研究1/4和3/4
(課件出示)露出的部分是一個整體的1/4,你能說一說它的整體是多少嗎?
預設:這個單位“1”是12個正方體。因為露出的3個正方體是這個整體的1/4,說明還有3份這樣的正方體,就再擺3份,每份3個。
師:這裡是把什麼看做單位“1”瞭?
預設:12個小正方體看作單位“1”。
師:很好!那遮住的這一部分應該用哪個分數來表示呢?為什麼?
預設:3/4,因為這裡把單位“1”平均分成瞭4份,遮住的是3份。
(三)認識分數單位。
1、自主完成P46做一做。
師:這裡把什麼看做瞭單位“1”?
預設:把一堆糖看做瞭單位“1”。
師:像這樣,單位“1”可以分成2份、3份、4份、6份等等若幹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分數單位。
請你說說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並說說它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學生分別彙報。
(四)練習鞏固。
1、你能自己任意寫出一個分數,並說說這個分數表示的意思嗎?
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教材第48頁第6題。
3、教材第48頁第6題分數的分數單位是多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五)瞭解分數的產生。
師:今天我們學習瞭分數的意義,你們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嗎?來聽聽小精靈的介紹吧!……看來,分數是我們在生活中測量、分物時,或者計算時得不到一個整數結果的情況下產生的,來源於生活或者數學中的客觀需要,正是由於這些需要,我們以後還會認識更多其他數。
(六)拓展備用。
如果這表示是2/5,那麼單位“1”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