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說課稿三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通過描寫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美和品質美,表達作者對這兩棵樟樹的贊美和對宋慶齡的深切懷念之情。下麵是小編收集的《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說課稿,歡迎閱讀。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語文課本第八冊的第22課《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的第二課時。

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課文描寫瞭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具有抗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文章語言簡潔,表達瞭作者對這兩棵樟樹的贊美和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錶面看,文章層次清楚地介紹瞭樟樹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樹要贊揚宋慶齡高尚的品格和堅毅的革命情懷。因此,教學本課的難點就在於要通過理解樟樹的可貴之處來引領學生領會樟樹的象徵意義。

二、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到朗讀課文,初步背誦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學習,在腦海中樹立樟樹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樹的可貴。

3、領會樟樹的象徵意義,體會人們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三、教學方法

由於每個學生的生活積澱、文化底蘊、審美情趣千差萬別,他們對同一文本的反映也是千差萬別的。莎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學生和作者常常不是處於同一時代、同一環境,知識基礎、生活閱歷、文化心理、世間觀等等,不可能與作者完全相同,因此,我在課前就安排學生搜集一些關於宋慶齡的故事,讓他們對於那個時代的那個人物有整體的感知,讓課內課外知識交融,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四、說教學程式

第一環:揭題導入,複習上課時內容。

第一課時,我跟同學們一起瞭解瞭課文大意,分享瞭關於宋慶齡的一些生平事跡,學生對宋慶齡這個人物已經有瞭一定的瞭解,第二課時一開始就直接揭題提問,宋慶齡不肯搬傢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馬上可以回答,是因為她捨不得那兩棵樟樹。這樣,學生的目光就從宋慶齡身上轉到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上,讓學生明白宋慶齡跟這兩棵樟樹有著密切的聯繫,宋慶齡很喜歡這兩棵樟樹。

第二環:感悟樟樹的“形象”,體會樟樹永遠蓬蓬勃勃的頑強。

學生已經瞭解到宋慶齡是很喜歡這兩棵樟樹的,那就可以很順當地引導他們去看一看這兩棵樟樹到底長得如何,為何會得到宋慶齡的青睞。於是我馬上安排學生自由讀課文第四小節,找出一個最能反映樟樹生長特點的詞語。學生可以迅速找到“蓬蓬勃勃”這個詞。聯繫上下文是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找出瞭蓬蓬勃勃這個詞,就要求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這個詞的含義是:生命力非常強,長得很茂盛,很繁榮,很旺盛。哪些地方反映出樟樹的蓬蓬勃勃呢?引導學生再讀課文,圈畫出有關語句,隨機交流,並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樟樹“蓬蓬勃勃”的樣子。指導的時候,特別要學生讀好“枝幹粗壯”“伸向四面八方”“稠密”“綠得發亮”“四季常青”等詞語。

這裡還有一個關聯詞“無論……總是……”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這個關聯詞說明樟樹在任何條件下,它的生命力都是很頑強的。抓住這點,我展開說話訓練,要求學生想象一下,它還會在什麼環境中,什麼條件下總是那麼蓬蓬勃勃呢?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接下來再讀“蓬蓬勃勃”這個詞,學生的感受就強烈瞭,帶著這種感受齊讀第四小節,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樟樹這種生命力頑強的特點整體感知,更為課文要求的背誦打好基礎。

第三環:品味樟樹的“精神”,體會樟樹的可貴。

在這一環節中,要求學生默讀第五小節,把樟樹跟其他樹木進行比較,先講別的樹木有容易招蟲的缺點,並舉石榴樹為例予以證實。接下來就說說樟樹的特點,讓他們自己發現樟樹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本身有一種香氣,而且這種拒蟲的香氣能夠永久保持。”這是第一步,瞭解樟樹的可貴之處。那第二步我提問“這種拒蟲的香氣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麼程度?”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和層次,抓住“即使……仍然……”“隻要……就……”這兩個表示假設、條件關係的句子來理解這個香味保持得的確夠久!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品質呀,怪不得宋慶齡那麼不捨得它們。帶著這種理解,再次感情朗讀,讀出對樟樹的贊美之情,在讀中品味樟樹的可貴之處。這樣,學生對樟樹精神的體會更加直觀深入,也能更好地記住並背誦。

第四環:體會樟樹與宋慶齡共同的“精神”。

在教學完樟樹的外形特點和作用之後,學生很順利地知道瞭樟樹的外形特點:蓬蓬勃勃,具有頑強的生命。樟樹的高貴之處在於:具有拒蟲的香氣,並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這時,我引領學生回到課始,這就是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是宋慶齡捨不得的兩棵樟樹,深深愛著的兩棵樟樹。引導學生讀文章最後一小節,讀完提出問題:人們為什麼要在樟樹前留影呢?圍繞這一問題,學生展開討論。如果學生隻是從樟樹本身的外在美和內在美來思考,我就繼續引導,讓他們回顧第一課時所瞭解到的宋慶齡生平事跡,且邊回憶邊想:宋慶齡和樟樹和哪些相似之處?然後展開小組討論,最後代表發言。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表見解,意在為學生打開一個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激活他們潛在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合作探究的精神,從而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宋慶齡與樟樹之間的相似。

最後點明,這就是人們喜歡在樟樹前留影的原因,樟樹是普通的樟樹,但與眾不同的是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人們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影紀念,還是因為這是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在人們的心中,這已經不是兩棵普通的樟樹瞭,樟樹的高貴品質和宋慶齡的崇高人格融為瞭一體。在人們的心目中,它們就是宋慶齡的化身,在它們身上,我們看到瞭宋慶齡的影子。帶著這樣的理解和體悟朗讀整篇文章,感情升華。通過上述對文本、課外知識的有機整合,學生對本課的寫作目的有瞭各自深淺不一的獨到的解讀。

深入學完整篇文章,最後回到文章的寫法上,讓學生明白這是運用瞭“借物喻人”寫法。作者寫樟樹,其實就是在寫宋慶齡。作者贊美樟樹,其實就是為瞭贊美宋慶齡,我舉例讓學生回顧以前接觸的一些運用“借物喻人”寫法的文章,並課外拓展篇運用瞭“借物喻人”寫法的文章《芭蕉》,讓學生說一說文章用芭蕉來比喻誰?他們有什麼共同的品質?躍出文本,有機拓寬,使學生更好地瞭解“借物喻人”的寫法,為以後掌握並運用這種寫法打下基礎。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說課稿2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安排在第七單元。課文通過兩條線索表達瞭對樟樹的贊美、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同時引導學生領悟到以物喻人的寫作方法,這一方法將有效地幫助學生領會課文精髓,並指導學生寫作。

根據教材分析,我為本節課制定瞭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懂得樟樹具有拒蟲的香氣並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領會樟樹體現瞭宋慶齡高貴品質的象徵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品讀、運用多媒體等手段,瞭解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感悟宋慶齡的高貴品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感悟宋慶齡的高貴品質。使學生受到情操的感化,心靈的洗禮。

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自主閱讀、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已經比較順利,但領悟課文精髓還是有較大難度的。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重要詞句,懂得樟樹的可貴之處,教學難點是:領會宋慶齡和樟樹的共同點。

依據以上分析,我從下麵三個環節進行瞭本節課的教學:

1、建構樟樹形象,體會生長特點。

由於現實條件的限制,學生對樟樹的形象感知十分模糊,這對於理解文本是很不利的,因此我首先帶領學生欣賞瞭樟樹的圖片,直觀的感受一下子吸引瞭學生的興趣,他們紛紛表達自己的感受:有的說樟樹長的很茂盛,有的說長得很健康,通過有針對性地觀察枝幹和樹葉這兩幅圖,學生很容易就理解瞭文本中的枝幹粗壯、稠密、綠得發亮等描寫樟樹特點的詞語,緊緊抓住這些詞語配合完整的樟樹圖片,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樟樹還會在哪些環境中依然蓬蓬勃勃。因為有瞭前面的直觀感受,學生的想象有理有據,很好地達成瞭說話訓練的目標。

2、品讀語言文字,感悟樟樹可貴。

在感知形象的基礎上,要領悟樟樹的可貴之處,不能完全依賴信息技術,必須回到文本中來,抓好語言文字的學習。所以在這一環節我隻是用多媒體簡單地出示瞭學生找到的重點句,意在照顧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跟上課堂節奏。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生對樟樹香氣永保的可貴品質有瞭深刻的認知。

但本文的精髓是對宋慶齡同志高貴品質的認知體會,因此教學進行到這,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依然是淺層次的,而文本資源對於學生領悟文本精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第三環節要拓展資源,揣摩寫法,延伸樹香。

在課前我給學生提供瞭兩個地址,一個是上海宋慶齡故居博物館的網頁,一個是教師自己的博客,學生可以通過這兩個網頁搜集大量信息資料,全面瞭解宋慶齡。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信息技術引入瞭關於宋慶齡簡介的視頻資料,學生們觀看後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瞭熱烈的課堂交流:我心中的宋慶齡奶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無論是從現場還是從結果來看,學生的交流都是認真有效的。我抓住契機,引導學生揣摩課文以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從而深刻地領悟到宋慶齡奶奶的高貴品質與樟樹的可貴之處是相互融合、交相輝映的。

再次面對樟樹,學生們說:我不僅看到瞭樟樹,還看到瞭宋慶齡奶奶,我適時引導學生寫話:你想對宋奶奶說些什麼?由於時間的限制,無法讓每個孩子都進行現場交流,所以我再次提供瞭教師的博客,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通過這個平臺與教師對話,與同學進行交流,從學生的作業反饋來看,很好地完成瞭教學目標。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我立足語文學科的根本,緊扣文本展開教學:

1、讓電影、畫面走進課堂,調動起學生各種感觀協作分析,充實瞭學生的知識庫,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激發情感。

2、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深入瞭解宋慶齡,領會樟樹和宋慶齡之間的共同點,體會人們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突破瞭課堂教學的難點。

同時培養瞭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反饋信息的綜合能力。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說課稿3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敘事性文章。文章具體描寫瞭宋慶齡故居的兩課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它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文章既表達出作者對兩顆樟樹的贊美之情,又在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整篇文章層次清楚,語言簡潔,重點突出。

我所執教的是第一課時。整個教學環節主要分為兩步。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初步感知文章內容,學會生字字音。

2、抓住重點段落,直插重點,深入體會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它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為下次課突破文章難點,即理解宋慶齡的高貴品質作好鋪墊、埋下伏筆。

在教學的設計和實際操作中,我力求體現以下理念。

一、註重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由課內引向課外

當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全球化時,學校已經不再是人們接受文化知識的唯一渠道。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善於利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讀書,加大學生的閱讀量。而根據課文內容,組織學生課外進行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就是一條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有效途徑。它既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增加閱讀量,還能促進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更能養成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良好習慣。在《宋慶齡故居的樟樹》的教學中,文章的難點是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感悟樟樹和宋慶齡的相似之處,體會宋慶齡的高貴人品。

在教學中如果沒有大量的關於宋慶齡的感性材料的補充是無法讓學生深入理解的。所以,在課前我佈置學生搜集宋慶齡的相關資料,準備把它用於兩個環節的教學。其一,開課時簡介宋慶齡,讓學生對宋慶齡有大致的瞭解。而大量的材料卻要用於第二課時突破難點時進行交流,隻有學生充分瞭解瞭宋慶齡的生平事跡,才能體悟到樟樹與宋慶齡的相似之處,體悟到宋慶齡的高貴人品。

在我第一課時的教學中,當我把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它的可貴之處講完後,讓學生談談對樟樹的印象時,一個學生說:“看見樟樹,我仿佛看見瞭宋慶齡的高貴人格。”雖然學生講的“高貴人格”並不具體,但已觸及到文章的中心,難點不攻自破,不講自明,可見收集資料的作用。

二、突出重點,以讀代講,讀中悟情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內容並不複雜,文章層次非常清楚,重點十分突出,這樣的文章非常忌諱繁瑣地分析課文,肢解文本內容。所以,在教學中,我採用瞭在初步感知文章內容後,直奔重點的方法。並且,在講授重點內容時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評品,精煉課文內容,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

小學語文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導學生步入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在充滿書香的氛圍中感悟語言文字,這是一種享受。所謂“文未出口先有情”。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內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氣跳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多層次、多形式的“讀”,以讀代講,引導學生體悟文章的“情”。初讀感知,精讀體味,品讀升華層層落實。個人讀,男女生讀,齊讀,教師引讀,形式多樣。輕聲讀,默讀,有感情朗讀,背誦,步步深入。這樣,在瑯瑯的讀書聲中,引導學生賞析重點,品讀玩味,使學生與文本相互碰撞、相互觸發,學生之情與作者之情和諧共振。

三、註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如何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是語文界一直以來熱烈探討的問題,也是我在這堂課中力求體現的一個理念。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在品詞析句、體會表達中體現“二性”的統一的自然融合。

品詞析句是觸摸作者豐富的內心、感受作者跳動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我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品味。如:教學“蓬蓬勃勃”時,讓學生找一找哪些地方具體表現瞭樟樹的蓬蓬勃勃,在學生找到後,告訴學生這就是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並且設計瞭這樣一個句式練習:無論是()還是(),它們總是那麼蓬蓬勃勃。學生的答案精彩紛呈,都體現出瞭樟樹的頑強的精神,這樣,讓學生在字詞句的訓練中體會到瞭豐富的人文內涵,實現瞭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教學既要得“意”,又要得“言”。也就是既要註意引導學生關註課文寫瞭什麼、說瞭什麼,又要註意引導學生品味課文是怎麼寫、怎麼說的,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語言、方法和形式來表達感情的。在教學第五自然段的時候,當學生充分體會到瞭樟樹的高貴品質後,設問:這一段是寫樟樹的可貴之處,為什麼前邊又要寫其他的樹呢?讓學生體會出對比寫法的好處,再組織男女生對比朗讀,再次升華瞭對樟樹的崇敬之情。至此,“言”與“意”得到瞭和諧統一。

2、在語言實踐中,追求“二性”和諧統一的境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課堂中,語文實踐應主要落在言語實踐上。言語實踐應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在實踐中體驗,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創造,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學中,在學生已對樟樹的形象、品質有瞭充分的認識之後,我設計瞭一個拓展練筆:此時此刻,在你的腦海裡,這是兩棵怎樣的樟樹?在學生說瞭之後再讓他們寫下來。在十分鐘左右的討論、練筆中,學生的語言充滿瞭智慧的靈光,情感得到瞭進一步的升華。這樣的表達訓練,既是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又提高瞭學生的言語運用能力。在“言”的運用過程中滲透著“意”的熏陶,在“意”的體驗過程中落實瞭“言”的訓練,進而達到“言”“意”和諧統一的目的。

當這堂課教學下來,靜思默想時,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學中還存在著明顯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流程過快,有點一閃而過的感覺。預設中我也考慮過在自由讀後指名讀,進行正音的環節,但教學時我覺察到該班學生基礎較好,語音標準,預習充分,就省略瞭這一環節。其實現在細想,由於是借班上課,不瞭解學生狀況,這樣做是否照顧到瞭差生,他們是否也能跟上教學節奏呢?

朗讀指導還不夠到位。在教學中,雖然我採取瞭不同形式的“讀”,但學生似乎還是入不瞭“境”,沒有達到最佳的朗讀效果。現在細想,主要還是教師的朗讀指導不夠巧妙。例如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當學生朗讀樟樹的“蓬蓬勃勃”氣勢不夠時,教師可進行範讀,讀後再問問學生:“你覺得老師哪些地方讀得好?”然後再讓學生練讀,相信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