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課文,文章通過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茫茫戈壁灘上白楊樹這件事,贊揚瞭邊疆建設者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以下是小編為大傢整理的關於《白楊》的說課稿,歡迎大傢閱讀! 《白楊》說課稿(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傢、各位同仁們:
大傢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組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白楊》的第一課時。下麵,我將從教學目的、教學方法、學生學法、教學流程等四方面來簡要說說我這節課的預想。
一、說教學目的
我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會寫“晰、傘”等六個字,能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品關鍵詞句,初步領悟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向結合來體現白楊特點的寫法,激發學生對白楊的喜愛。
我確定此目標的依據有以下四點:
一是基於對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理解。
《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高段學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還要“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二是基於對教材的認識。
本文主要講瞭在一列開往新疆的火車上,一傢三口看到火車窗外閃過的白楊展開瞭一場激烈的爭論,通過父親的介紹,讓兒女們瞭解瞭白楊的特點,同時借白楊贊頌瞭西部建設者,也表白瞭父親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而我主要發掘教材中如何通過對白楊的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來體現白楊的特點。本文文筆清新,語言準確,人物描寫生動,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將白楊和西部建設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三是基於對單元重點項目的理解。
本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組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是以“走進西部”為主題來編排教材的,編排本組教材的目的,一是通過讀書和搜集資料瞭解西部,激發熱愛西部的感情;二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聯繫上下文,體會優美語言的表達效果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理解語言的能力。
四是基於對學情的認識。
五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字詞自學能力,所以本課字詞以學生自學為主,師隻是作以簡單抽查,針對疆字比較難寫作以重點指導。本年段的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具有一定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和理解能力,但對一些有難度的重點句段還要教師做適時適度的點撥引導。據此,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品關鍵詞句,體會白楊的特點。學生不光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因為學生對對文章表達手法的領悟還一定難度,所以我講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初步領悟運用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來體現事物特點的表達手法。
二、說教法
課堂是學習的場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基於以上的認識,在教學中,我還主體地位於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自主學習,發現問題,積極思考,以讀促講,讀中感悟,課堂中主要運用談話法、實踐探究法、引導發現法和遷移運用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就是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與方法,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為此,我指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通過自主探究實踐、合作討論,採取讀、思、寫同步訓練,使學生既感受到瞭白楊的特點,同時也初步領悟到作者是如何來表達的。
四、說教學流程
本節課教學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一堂新授課,導入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嘛。富有情趣的導入,就像在師生之間架起的溝通的橋梁。通過這座橋梁,師生的心會更接近。正如俗話所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
所以開課,教師便從傢鄉的環境和森林樹木入題,用親切的談話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順利導入新課做好鋪墊。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文課標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因此在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時,引入新課後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通讀課文使學生對文章有大致的瞭解,提高瞭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學生對生字詞的自學一是為本文的後續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同時培養瞭學生的自學能力,教給瞭學生以後學文的方法步驟。
第三環節是品讀文段,領悟寫法。
課堂中,引導學生瀏覽課文,畫出文中直接描寫看到的白楊的句子。通過品讀句子、個性朗讀,體會出直接描寫中所體現的白楊頑強的特點。再通過對新疆戈壁灘惡劣環境的瞭解,進一步體會白楊的生命力頑強,同時明確環境描寫對突出事物特點的重要作用。最後通過對爸爸所說的話的細細品讀,悟出白楊內在的多種可貴品質。文中無論是對白楊生長的環境的描寫,還是爸爸介紹的白楊的特點,都是為凸顯白楊特點而服務的。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通過總結,可以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儲存信息,鞏固記憶。最後總結寫法:當我們要描寫某個物時,除瞭用直觀的方式來直接描寫外,還可以恰當的運用間接描寫。在本文中,間接描寫是通過環境、人物介紹等方式來呈現,隻有將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有機的結合,才能將事物的特點描寫得更具體!
第四環節:學以致用。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教材隻是個例子,我們通過本節課引導學生初步領悟瞭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的寫法,那我們接下來就要引導學生實踐運用,並加以鞏固,實現學生學是為瞭用的目的。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一節課主要內容的高度濃縮,也可以說是最簡單的教學設計。本課我的板書為兩大塊,左側上半部分是白楊的三大特點,下半部分是直接描寫,右側上半部分是環境和介紹,也是間接描寫在本文中的呈現方式,右下側是間接描寫。這樣的設計既凸顯本課教學是從品味關鍵詞句入手,又概括瞭白楊的主要特點,同時又突出瞭本課的一得是學習文章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寫作手法。
因為課堂是動態的,課堂生成也有許多未知的部分,所以在具體上課的過程中,我會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對我的課堂預設做細微的調整,懇請各位領導、專傢、同仁批評指正! 《白楊》說課稿(二) 各位評委老師:
大傢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白楊》。
一、說教材
《白楊》選自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課。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瞭火車上爸爸為孩子們介紹瞭白楊這種樹具有堅韌不拔的品質,通過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紹瞭以爸爸為代表的在西部邊疆地區為祖國發展做出貢獻的勞動人民具有艱苦奮鬥、捨己為人的品質。通過學習這篇文章讓學生學會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並且對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民產生敬佩之心。
二、說學情
瞭解學生是針對性教學的基礎。五年級的學生他們仍處在抽象思維的年齡,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較強。相對於純文字的介紹,他們更容易接受更為直觀的教學方法,所以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會多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小學生自製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老師在教學設計上要更註重新穎,吸引學生註意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瞭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說出白楊的特點和祖國建設者的優秀品質。
【過程與方法】通過本文藉白楊的特點贊頌堅韌的健身者,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學習,學生體會到西部工作者工作環境的惡劣,默默奉獻、捨己為人的優秀品質。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掌握記敘文藉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體會文中父親和白楊之間的關係,懂得白楊的品格美,領悟父親等援疆者的人格美。
五、說教學方法
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探究法等。
六、說教學過程
下麵我將詳細介紹我的教學環節。
(一)導入新課
在導入環節,我將採用多媒體導入法。為學生展示西部荒漠環境的照片,引導學生觀察西部環境特點,並向學生介紹西部風沙大,缺水乾裂的氣候,觀察並瞭解白楊缺水但依然堅挺的特質。
(二)整體感知
首先,我通過“文中講述瞭一個什麼故事?白楊具有什麼樣的品質?”這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去通讀全文,並找出答案。這時學生可以得出“本文主要講述瞭在火車上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故事”“白楊具有高、直、堅韌不拔的特點”(板書:白楊:堅韌不拔)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於文章內容有初步的認識。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
首先,我會提問學生“爸爸在介紹白楊的時候運用瞭什麼表現手法?”學生紛紛得出答案:比喻手法。找到相關的語句,將白楊比作大傘。因為文章中沒有提到具體將白楊比作大傘,它們之間有什麼相同點,因此我會向學生展示大傘和白楊的照片做比較,觀察出大傘具有筆直的手桿和較大的傘面,外觀和白楊很像。
其次引導學生品味爸爸關於介紹白楊堅韌不拔特點的語言。請學生進行角色朗讀,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爸爸、哥哥和妹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領學生理解白楊是生長在需要它的地方,不管環境多麼惡劣,它都能很快地生根發芽,體會白楊的堅強、不軟弱、不動搖。在此,我會向學生展示關於白楊在風吹日曬的環境中依然屹立的視頻,幫助學生體會白楊生長環境之差,襯托白楊不動搖、依然筆直的特點。
接著,我會引導學生理解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不僅僅是在介紹植物,而是以托物言志的手法介紹瞭生活中有很多跟父親一樣支援西部工作,在遙遠的新疆為祖國發展建設做出貢獻的工作者。他們身上體現著白楊精神,在祖國發展過程中,哪裡需要他們,他們就到哪裡去艱苦工作,正是有他們的艱辛付出,我們才得以有現在美麗的生活環境,國傢才得以生機勃勃地蓬勃發展。(板書:爸爸:默默艱苦奮鬥)
最後,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結尾帶有暗示性的語句。爸爸摟著孩子,看著窗外的白楊陷入沉思,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提問“爸爸在沉思什麼?”引導學生得出此處沉思以及微笑是因為爸爸看到瞭高大的白楊旁邊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的小樹。這暗示著父親對孩子們的期待。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這一環節的設置主要是為瞭發散學生的思維。
這時我提問學生“孩子們聽瞭爸爸的話之後有什麼樣的領悟,他們應該學習白楊什麼樣的精神?”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後以《白楊,我想對你說》寫100字左右的感想,全班交流。
(五)小結作業
在小結環節,請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的白楊的特點,以及以爸爸為代表的西部邊疆工作者的品質。
課下會佈置這樣一個作業:白楊是生長在西北惡劣環境中的植物,請學生課後觀察身邊的植物有什麼樣的特點,選一種植物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紹它的生長環境和它的特點。
七、說板書設計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白楊堅韌不拔的特點,體會以爸爸為代表的西部工作者默默艱苦奮鬥的精神。這樣的板書設計直觀、簡潔、明瞭。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傢! 《白楊》說課稿(三)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傢好,我是小學語文組5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白楊》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白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組第3課,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瞭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作傢文筆清新流暢,人物描寫生動。學生能夠學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並且進一步加深對西部的瞭解。
二、說學情
關註學生,以學生為本是新理念所倡導的,所以進行教學設計之前,需要先瞭解學生的情況。本課教學對象是五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在之前已經學習過《落花生》此類借物喻人的文章,初步具有瞭閱讀理解能力,但是對於本課來講,由於學生生活的時代距文章背景時代較遠,學生可能對當時祖國邊疆的環境、邊疆建設者為什麼要到邊疆去工作、建設這對於祖國建設的貢獻等不理解,這也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要補充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學內容和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瞭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在知識與能力上我設置瞭目標為掌握本課6個生字,以及如“清晰、插嘴、分辯、撫摸”等詞語,並能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在過程與方法維度上我設置目標為抓住重點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為體會白楊的特點和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結合本課及學生的一些特點,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瞭解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
教學難點是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以及對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的歌頌。
五、說教學方法
依據“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時,為瞭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我將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能自己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的欲望,所以我會採用多方式朗讀法,質疑問難、合作探究等方法來進行教學,以體會西部建設者的博大胸襟。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一)導入
第一環節:預習導入。我將展示關於邊境建設者的圖片,設置邊境工作者辛苦,環境惡劣的情境。激起學生同情邊境工作者的心態,然後讓學生分享預習時查找的關於西部現狀的資料,最後師總結引入新課學習。預習導入既可以檢查學生預習的結果,也能適時指導學生信息搜索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環節:新授環節。課堂的核心環節,在這個環節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新授第一步:通讀課文,整體感知。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在導入新課後我先讓大傢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讀後先藉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鍛煉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然後讓學生通過文章的描寫,想想大戈壁是什麼樣子的,在學生自由發言中總結荒涼、寸草不生、貧瘠……為接下來的研讀賞析,體驗情感做好鋪墊。
新授第二步:反覆朗讀,深入體會。在本步驟,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首先:採用默讀式,並圈點勾畫出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段落,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找出描寫白楊樹的詞句,概括瞭白楊的什麼特點。學生可以自由回答。接下來引導學生體會到白楊是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長等介紹白楊樹的話語。註意體會重點詞語的感情。本步驟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隻要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說說從字面上體會到白楊的生長環境十分的惡劣,感受到白楊十分的堅強就可以瞭。
其次:指導朗讀,體會感情。充分利用朗讀帶動理解這一作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之後指導學生朗讀。比如說朗讀需要註意重要語句的節奏、感情基調等。如“大戈壁這麼荒涼,環境這麼惡劣,白楊卻長得那麼高大挺秀,像衛士一樣守衛著鐵路。”指導生讀出贊美、驕傲的語氣。最後齊讀加深體會,爭取背誦朗誦。
再次:對比品析,掌握重點。我將採取對比讀的方式,給出具體段落,讓學生默讀16和14節,思考爸爸要表達什麼呢?他和白楊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引導學生體會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這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研究。3分鐘後小組代表彙報結果,請組內的每一位都發揮自己的角色,勇敢的說出自己想法。註意時間的把握。最後總結出服從需要、紮根邊疆、無私奉獻。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三環節,拓展提高。我將通過引導學生背誦,積累本篇文章的好詞好句,然後讓學生談談對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的理解。我將適時的指導補充。這樣會更加利於學生對於本篇文章的深刻內涵以及把握借物喻人的手法。從而實現拔高的目的!
第四環節,作業小結。最後我將會讓同學們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寫一段簡單的文字為作業來結束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僅可以用寫的方式鞏固知識,還可以完成本階段語言文字運用的目標要求。
最後,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以白楊樹和爸爸為主線,以白楊樹的特點和爸爸的心願為輔助,貫穿本文贊頌西部無私奉獻精神的思想情感,提綱挈領、一目瞭然。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