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兩篇》說課稿

一、說教材。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說明文,兩篇短文《恐龍無處不在》和《被壓扁的沙子》都有關於恐龍,但是說明的對象又有所不同,又結合班級情況和單元重點。在重難點上不必面面俱到,隻是重在培養他們閱讀說明文的能量從而積累知識。

二、說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或得出新的結論。

2.短文兩篇所說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說明方法、語言特色。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 科學需要大膽的推測,合理的想像,合乎邏輯的分析、求證。

  2. 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思考。

3.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就以上目標結合新學科課程標準我將本課的重難點設計如下:

  1. 教學重點:把握兩篇短文的內容,明確說明對象,理清寫作思路。

  2.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的補充說明的作用和含義。

三、說學情。

  1. 學生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本文介紹克隆知識很有條理,語言形象、生動、典雅,貼近生活。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本文的學習創造瞭良好的條件,但本文蘊含的克隆知識以及個別專業術語較深奧,初二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應結合生物常識重點突破。

  2. 能力分析:學生對說明常識的把握沒有問題,並且能夠通過反覆閱讀、品析語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

  3. 一般特點與學習風格差異:學生習慣在小組內交流後再發表看法,因此應該適當的給學生多創造一些合作學習探究的機會。

四、說教學方法:

我先說教法:說明文是相當枯燥瞭,因此必須抓住某一方面來提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上必須讓學生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問題加以提煉。故,在教法上我多用默讀,讓學生自己讀懂文章,在相對有難度地方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其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本文作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問,尤其是語言方面更有許多值得體味的地方。

我再說學法:教育學傢指出“教是為瞭不教”:自主合作探究是適應時代需要和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1. 指導學生從朗讀中體味語言特色,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既向別人表述自己的觀點,又能從別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標。懂得與人合作的意義,體驗群體合作的成功感。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如今統治地球的是人類,人類的歷史也不過幾百萬年。在人類出現之前,曾有一種爬行動物統治過地球,這種爬行動物是什麼呢?(恐龍)然而在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生活瞭一億六千萬年的恐龍突然消失瞭。

這成瞭生物史上最大的一個謎。如今在不同的地區發現瞭恐龍化石,這意味著什麼呢?恐龍滅絕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對此,美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傢阿西莫夫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分別做出瞭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兩篇短文。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篩選重要信息,比較兩篇短文在內容

上有什麼不同聯繫?

明確:兩篇短文都談到瞭恐龍的滅絕,兩文都證明瞭“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這一觀點,兩文都運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

(三)精讀課文,比較分析兩篇短文的說明對象和說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小組內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個個參與。教師巡視各組,掌握討論情況,隨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然後選交流成功的兩個小組介紹閱讀成果。

明確:1.《恐龍無處不在》,說明對象為“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或“板塊構造”理論。說明角度為:通過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來證明“板塊構造”理論。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這兩句話是全篇行文的邏輯基礎。

第二部分為2~7段,介紹恐龍無處不在是大陸在漂移。2、3段介紹南極和地球其他大陸上都發現有恐龍化石,“說明恐龍確實遍佈於世界各地”;4、5段寫這一發現引起瞭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沒有把思維定格在恐龍本身研究上,而是把“這個發現與南極大陸聯繫起來”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獲,“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第三部分為8~12段,簡明介紹板塊學說,並說明每個大陸都有恐龍化石的原因

第四部分為13~15段,再次聚焦南極恐龍和其他生物,確證這一推斷的正確性。總之,全文從現象到本質,逐層推進,表現瞭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

2.《被壓扁的沙子》,說明對象為“恐龍的滅絕”,說明角度為通過“被壓扁的沙子”來探討恐龍滅絕的原因。文章的寫作思路如下:

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段,引出說明對象。

第二部分為2~6段,探討恐龍大滅絕,介紹兩種學說“撞擊說”和“火山說”,揭示研究這一問題的重要意義。

第三部分為7~11段,解釋斯石英的成因,重點說明其性質,為排除“火山說”提供科學依據。

第四部分為12~17段,依據科學理論,進一步斷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發生過撞擊,而且肯定沒有發生過火山運動,從而得出結論,恐龍滅絕的原因是撞擊。

教師總結:兩文都體現瞭作者思維的開放性和嚴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學發現相互佐證來進行科學研究,打開瞭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戶,我們不禁為作者道好稱奇,科學需要激情,需要創新!

六、佈置作業。

課餘利用圖書館或網路查詢有關“板塊構造”“恐龍滅絕”的資料介紹,進一步瞭解這一方面的科學知識和科研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