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整萬數》蘇教版說課稿

一、 說教材

《認識整萬數》是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p86的教學內容,由於整萬數相對較大,不變以具體形象的物體進行操作,加上學生已經認識瞭萬以內的數,並能正確讀、寫和比較萬以內的數的大小,所以這節課我主要指導學生藉助計數器進行探索學習。

教材分為三段安排教學內容。

第一段,教學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和“千萬”。教材通過呈現生活的實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和生產中經常會出現較大的數,引發學生求知欲,再以“10個一千是一萬”為基礎,藉助計數器,引出“十萬”“百萬”“千萬”這些計數單位。

第二段,教學整萬數的含義及讀寫。這裡將寫數和讀數結合起來學習,讓學生體會數的實際意義。

第三段,教學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確定各數位所對應的名稱。教材介紹瞭我國的計數習慣,根據已有知識,給出各級各數位的名稱和順序,讓學生聯繫讀寫的體驗,通過類比,推出萬級各數位的名稱和順序。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瞭解這些計數單位間的十進位關係,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認識整萬數,初步瞭解我國的數位分級,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整萬數。

2、讓學生通過瞭解一些具體實物數量的多少,增強數感,感受整萬數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培養學習整萬數的興趣和認識整萬數的自信心,增強應用意識,提高應用能力。

3、組織學生收集報紙、雜誌、網路上的大數,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觀察、表達、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正確讀、寫整萬數。

教學難點:瞭解整萬數的含義,感受大數目的數值。

二、說教法和學法

藉助計數器,幫助學生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理解每個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結合多媒體,展示生活中這樣的大數目,讓學生感受整萬數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通過闖關遊戲,讓學生輕鬆愉快地鞏固瞭新知。

三、說設計理念

1、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從身邊的數據出發引出大數,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大數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2、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去讀數,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3、藉助於直觀教具計數器撥一撥、數一數,由計數器上對計數單位的認識直接切入數位的認識,逐步完善對數位順序表的認識,進而讓學生髮現每個數級的數位的排列規律。

4、通過師生共同合作、探討認識比萬更大的計數單位及相關數學順序表,充分體現瞭知識的一個逐步形成過程,使學生容易接受,從而培養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安排瞭四個教學環節:一、複習舊知,鋪墊新知。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這一環節又分瞭三個小環節:①激趣導入。②認識新的計數單位。③教學數的讀法、寫法。)三、闖關遊戲。四、總結歸納、課外延伸。

一、複習舊知,鋪墊新知。

通過讓學生讀數、寫數,猜數字遊戲等練習,使學生複習瞭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為學習新知做瞭很好的鋪墊,加強瞭學習的針對性。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這一部分我設計瞭三個小環節:①激趣導入。②認識新的計數單位。③教學數的讀法、寫法。藉助計數器撥一撥、數一數,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應該能比較輕鬆地理解、認識萬級上的計數單位以及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位關係。由計數單位引出數位,逐步完善對數位順序表的認識,進而發現整萬數的特點,掌握讀法和寫法。通過這三個環節,層層遞進,使學生循序漸進掌握新知。

①激趣導入。我在導入新知前,出示瞭課件“鳥巢”“水立方”圖片,並讓學生觀察數字的特點,哪些是沒學過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課題“認數”。

②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出示計數器,首先複習瞭從“個”“十”“百”“千”滿十進一的技術方法,引導學生利用所學方法進一步探究整萬數。我又分瞭三步:第一步認識“十萬”。第二步認識“百萬”。第三步認識“千萬”。通過課件演示計數器從“千”到“萬”的過程,從“萬”到“十萬”的過程,讓學生自己猜想“十萬”的左邊還有誰,“百萬”的左邊還有誰,學生自己探究,自己總結。

③教學數的讀法、寫法。通過第二環節,我出示瞭77萬噸,讓學生通過撥珠,掌握讀寫方法,也發現瞭用計數器的繁瑣,這時引入數位順序表,讓學生自己填完整,並介紹個級、萬級。然後通過“讀一讀”“寫一寫”的練習過程,發現瞭讀數寫數和個級、萬級的關係,從而掌握瞭整萬數的讀法和寫法,利用個級、級來讀、寫更簡單一些。

三、闖關遊戲。萬

第一關、讀出下麵橫線上的數。

第二關、寫出下麵橫線上的數。

第三關、判斷。

第四關、撥珠遊戲。

把出題方式設計成闖關遊戲,並提出“比一比誰得的分數最高”的要求,學生學習興趣更為濃厚。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鞏固所學知識,鍛煉思維,併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總結歸納、課外延伸。

課後我讓學生做個小調查員,尋找今天認識的數。讓學生學會收集資料,並感受數字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2014年12月30日